以下是您提供的文本,已按照内容逻辑进行**分段处理**,并为每部分添加了**小标题**,保持**原文输出不变**,仅通过结构优化提升可读性与条理清晰度:
---
### **一、笑声背后的讽刺**
殷杰内斯库放声大笑起来,但是等笑声过去,他赶忙向乔治道歉:“请原谅,年轻人,我不该笑。可是我笑的不是你,我笑的是地球和地球只重视自然科学这件事。特别是地球只重视实用的科学。我敢打赌,你能够一口气说出建筑工程或是机械工程的每一门分科来,可是对于社会科学你却什么也不知道。”
---
二、社会科学入门课
“那么你就给我讲讲社会科学是什么吧!”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这门科学有许多重要的分科,这也正象动物学下面又可以分不少学科一样。比如说,文化学者是研究各种文化的结构、起源、发展和没落的。文化,”他没有等对方提问使主动解释说,“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比如,人们如何生活啊,他们喜爱的是什么啊,相信的是什么啊,认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啊等等。你懂吗?”
“我想我懂。”
“经济学家——不是做经济统计的人员——专门研究某一种制度用什么办法提供给全体成员物质必需品。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中的个别成员以及社会对这一成员的影响。未来学科学家则为一个社会的远景规划道路。而历史学家——现在该谈到我自己了。”
“是的,先生。”
“历史学家的专业是研究自己社会和具有其他文化的社会过去的发展。”
---
三、过去为何重要
乔治发现自己越听越有味:“过去同现在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直到一千年以前,还不存在着教育,至少不存在现在我们这种教育。”
乔治说;“我知道。那时人们只是一点一滴地通过书本学习。”
“啊,你怎么会知道啊?”
“我听别人说过,”乔治非常谨慎地国答。接着他又问:“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用得着这么关心吗?我的意思是说,这些事早和我们没有关系了,不是吗?”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孩子。现在只能通过过去才能解释。比如说,为什么我们有现在这种教育方法呢?”
乔治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体。这个人总是回到这个题目上来。“因为这个办法优越!”他想赶快把这个问题扯开。
“为什么优越?你听我给你简单地讲>讲。听完了你就知道学历史有没有用了。在星际间的旅行没有展开以前——”他看到乔治吃惊的脸色,不由得停住了。“怎么?你认为星际旅行从古就有么?”
“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先生。”
---
四、教育革命的起源
“我敢肯定你没有想过。但事实是,二千三百年以前,人类还离不开地球表层。虽然那个时候,人类文明已经有了非常发达的“科学技术,另外,地球的人口也已经增长到这样巨大的数目,以致技术上的任何失误都会导致千百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为了保持已有的科技水平,而且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还需要继续不断使它发展,就需要培养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科学的进展,培养科技人员所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最初,人类成功地飞到太阳系其他星球上去,后来又飞到更远的行星上去。于是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了。事实是,大约有一千五百年之久,由于地球缺少合格的科技人员,尽管人类能够飞到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去,却无法在那里定居。
“只是在人类研究出了如何往大脑里储存知识以后,事情才发生了根本的转折。由于这一发明,人类设计出教育磁带,在教育方法上引起了一场革命,成功地使头脑一下子就能接受一门知识,我们不妨叫它作预制好的知识成品。但是这些事,你都知道了。
“在采用这种新的教育方法以后,科技人员就能够几十万、几百万地培训出来,我们也就能够开始人们称之为填充宇宙空间的工作了。银河系目前大约有一千五百个行星住有地球的移民,将来人类还会到更多更多的星球上去。
“你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吗?地球要把一些较为普遍的专业教育磁带出口到其他星球上去,以便使整个银河系具有统一的文化。比如说,阅读磁带使所有星球上的居民都使用同一语言。——不要这么大惊小怪,我们完全可以教授其他语言。过去有一段时间,人类就是使用不同语言的。好几百种语言。
“地球也把一些学习尖端科学的科技人员输送出去。这样做就使地球上的人口始终保持在能够继续生存的水平上。因为在输出人员时两性比例总是一比一,所以地球上的人到其他星球去以后可以继续繁殖,使这些星球得到它所需要的人口。除此以外,不论输出磁带也好,输出专业人员也好,地球还换回来它所必需的、它的经济赖以维持的各种物资。现在你知道我们的教育方法之所以优越了吧?”
“是的,先生。”
---
五、历史的价值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实行这种教育方法之前,地球有一千五百年不可能向外界星球移民。也许这一点能够帮助你更深地理解这个问题吧?”
“是的,先生。”
“现在你会知道为什么要学历史了。”历史学家笑了,“现在我想问一下,你知道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你感觉兴趣吗?”
---
六、异常者的研究价值
乔治又从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里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殷杰内斯库刚才的一番谈话显然是有用意的。他的讲课只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乔治发动的一次进攻而已。
乔治再一次退缩回来,他犹犹豫豫地说:“为什么?”
“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而社会是由个别的人组成的。”
“对的。”
“但是人并不是机器。只有从事自然科学的人才同机器打交道。关于机器,一个人要知道的是有限的;科技人员都精通这些知识。此外,一个类型的机器结构都差不多,因此科技人员对一架具体的机器并不感觉兴趣。可是人,啊——,人是这样的复杂,一个人同另外一个人差别这么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所有他要知道的事,甚至连一小部分也不敢说都能知道。为了熟悉自己这一门专业,他需要对人不断地进行研究,特别是一个不平常的类型。”
“象我这样的类型,”乔治低声说。
---
七、交易的开端
“我想我倒不该说一个类型,但是你与一般人不同。你是值得研究的,如果你给我这个研究的权利,作为报酬,如果你有什么麻烦,我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也要尽力帮助你。”
乔治的心里好象有无数风车在转动。殷杰内斯库同他谈的这些事,什么人的研究啊,教育方法使地球能够移民啊……使他思潮起伏;仿佛是,他心里各种想法都凝成硬块,被一阵飓风无情地吹得漫天飞舞。
他说:“让我好好想一想,”他用手把耳朵堵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乔治才把手放下来,对历史学家说:“你能替我做一件事吗,先生?”
“如果我有这个能力的活,”历史学家和善地说。
“我在这间屋子里不论说什么将来都不能被引用,你刚才这样说过。”
“我不但说过,也会这样做的。”
---
八、通往星辰的请求
“那么你想办法让我见到一位其他星球的官员——同一个诺维亚星球的人见一面。”
殷杰内斯库露出吃惊的样子。“可是——”
“这件事你是能办到的,”乔治恳切地说,“你是一个重要的官员。我注意到你出示名片的时候警察的脸色。如果你拒绝我的请求,我——我就不让你研究我。”
乔治自己也觉得这种要挟非常可笑,一点也没有力量。但是对殷杰内斯库说来,他的话倒好象很有效力。
殷杰内斯库说:“可是条件不允许啊。在奥林匹克节期间,任何一个诺维亚人——”
“好吧,那你就让我同一个诺维亚人通一次电话。我自己设法同他安排一次会晤。”
“你认为你能做到吗?”
“我想我能做到的。你等着看吧。”
---
九、希望之窗开启
殷杰内斯库沉思地盯着乔治看了一会儿,便去扭动带有荧光屏的电话机。
乔治在一旁等着,想到整个问题竟有了这样的转机,自己可能就此一步登天,不禁有些飘飘然。这件事万无一失,绝对能够成功。他就要成为一个诺维亚人了。他就要高奏凯歌地离开地球了。安东奈利也好。低能儿(这个字眼几乎使他笑出声来)收容所的那些傻瓜也好,谁也拦阻不了他了。
乔治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话机上的荧光屏一点点地亮起来。这个荧光屏将打开一扇窗子,使他看到诺维亚人的住所,使他看到移到地球上来的一小部分诺维亚星球。还不到二十四小时,他居然获得了这么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