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实验室中,一张简易的实验台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旁整齐摆放着电钻、热补仪、工具箱等各类工具。就是在这间实验室中,修复了一架又一架战机。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战机“治病疗伤”,助它们翱翔在祖国蓝天。
一架战机的整流罩在训练中意外损伤凹陷。这看起来简单的伤情却难倒了工程师,因为被撞部件采用的是复合材料。随着飞机更新换代,部分结构逐渐由金属替换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新材料,与金属的性质完全不同,修理方法相差甚远,目前也没有精准指导一线部队进行复合材料修理实操的规范手册。我们团队已经研究了50多年复合材料,所以经常会帮助空军部队解决战机材料相关问题。
用复合材料修复战机的思路,源于20多年前该团队的一次大胆尝试。那时,空军某部战机座舱盖上的金属骨架出现损伤,传统修复方法失效。这是一架进口战机,国内找不到替换件,如果整体更换座舱盖,需要花费几十万元。
工程师提出大胆设想:“能不能尝试用复合材料修复?”最终,他们研究出复合材料修复金属的技术方案,仅用几十元钱就为部队解决了难题,从此打开了用复合材料修复战机的新思路。近年来,工程师还开设了《复合材料损伤修复》等在线课程,开发了复合材料修复技术的单机操作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