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见过的?上传图片试一试
+
* 上传图片后会自动进行搜索
* 请上传不大于4MB的图片
科普
KEPU
播放速度
稀土等于航母?
发布时间:2025-07-26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7月1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钕黄河矿的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钕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核心成分,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电子信息等领域需求旺盛。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为全球稀土资源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更折射出战略矿产资源在科技时代的价值。
    从早期的铁甲舰队到核武器竞赛,再到如今航母编队的全球部署,军事力量的较量一直是国际竞争的核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即镧系元素的15个成员及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正悄然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当今世界的竞争既取决于航母数量的多少,也取决于稀土元素的控制力。为什么“爱国者”导弹可以轻松击毁“飞毛腿”导弹?爱国者导弹中大约4千克的钐钴磁体和钕铁硼磁体功不可没,它们可用于电子束聚焦,使其制导系统精准度更胜一筹。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苏制T-72主战坦克,为什么在美国M1A1主战坦克面前一败涂地?M1A1主战坦克装备了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机是重要原因,它能达到4000米的观瞄距离,而T-72主战坦克的激光测距机只能看到2000米远处的目标,因此,双方交战谁胜谁负,不言自明。
    稀土,这一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资源,在国防军工、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回溯历史,中国稀土产业曾长期缺乏国际话语权,处于“低价卖原料,高价买产品”的尴尬境地。
    这一局面,因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的科研贡献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作为中国稀土化学和萃取化学的奠基人,徐光宪不仅提出了“串级萃取理论”,还研发出高效萃取剂,将稀土分离纯度提高到99.99%以上,这一技术至今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稀土产业实现了从原料出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制造的华丽转身,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如今,从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到智能手机的振动马达,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到卫星导航系统,稀土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