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
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数据显示,7月3日夜间到4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85%以上,北京7月3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100%。北方地区天气为什么会如此湿热,正常吗?
第一问:近期北方“桑拿天”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这次北方的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紧密相关。目前,整个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进而引导着夏季风北推。当前,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
近期华北大部地区湿度较高,虽然最高气温在30℃左右,并没有达到高温的标准(35℃以上),但是湿度对体感影响比较大,在温度不是很高但是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会比环境温度高一些。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也表示,近期北京的“桑拿天”是副热带高气压携带的暖湿气团输送到了北方造成的,在暖湿气团的影响下,人的感觉就如同蒸桑拿一般。
天气预报所报的气温是远离城市建筑区的室外环境下,距离地面1.5米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的温度,目前全球都用这个统一标准去测量温度,这样不同地区的气温才有可比性。而体感温度是指人们在实际所处的环境下对温度的感觉,差异会很大。
如在室内感觉到的温度就会与室外不同,在阳光下与阴凉处也会不同,有风无风也会有显著差异,大气湿度也会显著影响体感。体感温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风、太阳辐射等。一般情况下,人所处的环境与气象观测场百叶箱内的条件有较大差别,所以感觉高的情况要多一些。
据气象数据测算,当气温高于一定数值后,在相同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在不考虑风速和太阳辐射因素的情况下,当一个地方气温达到32℃,湿度在50%左右时,体感温度就可达到高温标准,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体感温度甚至能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