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强夯机出场了。在继续吹沙填海的同时,码头也开工建设了。驳船开来了,它将建造高桩码头需要的钢管桩运到这里。相当于10辆家用小轿车的重量-打桩船也进场了,它用船身上装载的重达10~20吨的大榔头-一根桩多的要敲打几千下。将钢管桩一根根打入海底,直到钢管桩进入海底30~40米深的地方。铛铛铛···震耳欲聋的声音日夜不停。为了使建造的码头和堆场更坚固,工程师们还想了很多办法,做了更多的工作。庞大的堆场会对码头产生水平方向的土压力。为避免土压力对码头产生破坏作用,设计师们特别设计了“斜顶桩板桩承台接岸结构”-在码头和堆场之间用并排的钢管桩打造一堵“墙”。这堵“墙”相当于一条缓冲带,能够化解来自堆场的压力,对码头形成保护。
码头侧斜顶桩板桩承台接岸结构码头钢管桩间隔5米笔直打入海底,前后共两排,形成一堵厚厚的“夹心墙”。码头侧再斜着打一排钢管桩,用来撑住它。最后在堆场侧铺一层粗细不等的沙砾形成倒滤层,这样就能防止沙土流失、陆地塌陷。港口施工示意图堆场起重机护堤混凝土块(扭工字形)为了保护大堤不被海浪冲倒,在大堤朝着大海的斜坡面上,工人们密密麻麻地摆放了许多扭工字形或扭王字形护堤混凝土块。当狂风巨浪扑来的时候,它们像英勇的卫士一样毫不畏惧地将巨浪粉碎,保护着大堤。堆场、码头都建好后,就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了,其中最重要的设备是岸桥和轨道吊。
只要安装好这些设备,港口就可以投入使用了。岸桥和轨道吊由整机运输船运到港口。等到潮水上涨,将运输船的甲板调整到与码头齐平时,设备就可以运上码头了。现在正运上码头的是一架岸桥。4根钢轨先从运输船上伸出来搭放在码头上。运输船上装备有卷扬机,卷扬机上的钢丝绳穿过码头上预先设置好的地锚,将岸桥的腿紧紧绑住。随后,卷扬机卷绕钢丝绳,拉动岸桥,使其顺着钢轨慢慢滑到码头上。直到岸桥底座上的轮子落入码头上的固定轨道中,岸桥才算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