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新能源汽车,大概能用到1000多个我们生产的电子陶瓷零部件。动力电池陶瓷密封连接器、直流高压陶瓷继电器、陶瓷熔断器等诸多设备,都需要用到这些零部件。
进入工厂,只见智能数控正实时调整参数。生产线上,经过陶瓷造粒、成型干压、成瓷与精加工、印刷、钎焊密封等工序后,一粒粒完成“华丽变身”的电子陶瓷圈被打包,等待着被运往全国各地。
2009年,比亚迪基于前期同安地亚斯合作开发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陶瓷产品,将目光投向了动力电池密封连接的新材料新技术,希望能用陶瓷材料探索出可靠的动力锂电池密封方案。“传统密封方案多采用PFA(可溶性聚四氟乙烯)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不仅依赖进口,还易老化,会导致电解液泄漏。因此,比亚迪希望能够研发出更安全、稳定的替代方案。
从接到比亚迪技术攻关任务起,安地亚斯就在原材料选择、成型工艺、烧结工艺、金属化等方面,不断调整陶瓷粉体及覆膜配方、优化设计结构,以满足锂电池封装应用需求。
经过6年研发,安地亚斯先后研制出20余代新型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陶瓷密封圈,不仅突破了传统电子陶瓷可焊性这一难题,还成为国内首个将先进陶瓷运用于新能源直流高压领域的企业。如今,安地亚斯最新研发的动力电池密封圈同时满足焊铜和铝的复杂技术,成功将陶瓷材料与金属材料融合。该企业生产的电池端子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能,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池连接及电控技术等安全性难题。
无论是新能源领域,还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先进陶瓷材料都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根据市场对先进陶瓷材料的需求,安地亚斯确定了技术发展方向——向着智能陶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