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体不再调节焦点之前,物体距离眼睛有多远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大约30年的时光里,能够被聚焦的最近的物体大约在10~20厘米远的地方。当人变老时,晶体趋于僵硬,看近的物体就越来越困难。事实上,当一个人到70岁时,他的眼睛不能再聚焦于眼前数米之内的物体。所以,大多数老年人需要戴老花镜来看近的物体。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一个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当一个人近视时,就说明他眼里放松和相对扁平的晶体使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根据人近视程度的不同,有的人不能清楚地看清远方的物体,有的人也许连几米之外的物体都看不清楚。什么是远视,怎样能矫正远视?远视是晶体只能看清远的物体但却不能在较近的范围内聚焦到物体上。
对于远视的人来说,他们晶体的光学焦点位于视网膜之后。既然视网膜是唯一能接收信息的通道,所以近处的图像都是模糊的。为了矫正远视眼,需要使用会聚透镜把光线聚集在近处,并使它们射到视网膜时聚焦在一点上。在黑暗中为什么夜行动物比人类看得更清楚?在夜间,夜行动物比人类看得更清楚有4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它们的眼睛。
它们的眼睛比人类的眼睛更大,并且能比人类的眼睛聚合更多的光。更多的光自然就会形成更加清晰图像。第二个原因是夜行动物眼睛里的圆锥细胞和柱状细胞。圆锥细胞的功能是捕捉微小细节并在亮光下发挥最佳功效。对于夜行动物来说,它们不需要太多的圆锥细胞。因此,它们的眼睛就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柱状细胞,这些柱状细胞的作用是探测运动和行动这样的总体信息。
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夜行动物眼睛里存在的一种叫做绒毡层的东西。绒毡层是视网膜远侧的一个膜,它们通过视网膜把光反射回来,从而使视网膜加倍接收光线。没有被圆锥细胞吸收的光被它们的瞳孔反射出去,所以在夜间可以看到夜行动物的眼睛发出亮光。第四个原因是许多夜行动物有狭长的瞳孔,使动物在睁眼或闭眼时能更快地做出反应。因此,在晚上,它们的眼睛可以睁到最大的限度,而在白天只允许少量的光进入到眼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