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干旱
发布时间:2025-05-08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干旱,我们并不陌生了。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多地区经受干旱的困扰。特别是非洲和沙漠附近的人们受害更深。

即使在平原,干旱也时常来袭。那么,这里我们给界定一下什么是干旱。地质学家认为:干旱是指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不足;

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也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不足的气候成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2)局地下沉气流。(3)缺乏气压扰动。(4)缺乏潮湿气流。干旱还可分为连续性干旱、季节性干旱和突发性干旱三类。

连续不断干旱使地面成为沙漠,在这种地方,不存在明显的降水季节。在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区,具有一段短促的、降雨状况多变的湿季,其他季节即为干季。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农业歉收,严重时形成大饥荒。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中国西北一些地区因经常发生干旱,人畜饮水极端困难,被迫进行人口大迁移。在以水力发电为主要电力能源的地区,干旱造成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在干旱季节,火灾容易发生,且难以控制和扑灭。事实上,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高温季节。

旱灾还常常带来蝗灾的发生。这在古代中国特别严重。

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

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形成旱灾。干旱造成湖泊干涸,土地沙漠化,树木死亡,人类生存受到威胁。严重的干旱可以使地表裂缝深达20多厘米。雨涝和干旱是相对的。这一点就不用山姆教授解释了吧。地质学家们认为雨涝是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积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