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高压电。雷击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顶,然后沿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面,孤立的高大树木或高层建筑物易遭雷击。人体若触及或接近遭雷击的物体,或者处在附近最高的位置,也可能遭雷击。人遭雷击的情况并不多见。一生也很难遇到一次,比中彩票还难。但是苏利文一个人就遭受了五次雷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他第一次被雷击是在1942年,他失去了脚趾甲;1969年,他再一次遭到雷击,这一次仅仅烧掉了眉毛;第三次是1970年,他的左肩被雷电烧焦;1972年,他第四次遭到雷击,又大难不死。可惜,这不是最后一次。事隔一年,1973年8月7日,他第五次受到雷击,头发都被烧掉了,并且把他从汽车中甩出去3米多远。奇迹的是,他活了下来。为什么雷电一直要追逐苏利文?至今也找不到科学的解释。
对于这一点,我只能向你们表示遗憾。不过我相信,科学最终会给出合理的说法的。苏利文的故事让山姆教授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让山姆教授更难解的还不止于此。有一个小山村与世无争,却屡遭雷击。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悲伤的事情啊!这个远近闻名的“雷击”村,就是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境内的山背村。从1979年到2004年的二十五年间,山背村先后被雷电击死十一人,击伤一百四十三人,死伤耕牛二十头,击毁电视机一百五十台,村里变压器先后十一次被雷电击毁,并数次击毁房屋、家具、树木、庄稼、田地。
一到雷雨天气,村民们的神经就绷得紧紧的,生怕遭到雷击。为什么山背村会受到雷电如此“青睐”呢?如果不查明原因,那些遭雷击身亡的灵魂怎能安息?“我家门前的空地上被雷击出了一个大坑。”山背村村民杨江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觉得心跳加速,四肢发冷。那是在2004年8月1日,那天的天气很是糟糕,下雨又打雷。
杨江清赶忙回到家中,将家中所有的电器插头都拔了下来,把电闸也拉了下来。正当他赶到厨房查看的时候,只见一道闪电劈下,将他家门口的自留地劈出一个1米见方的大坑,事后杨江清跑到屋后查看,除了一个大坑之外,旁边的一棵大槐树也被雷击着了火。现如今这个坑里装满了水,坑壁上被雷电击过的痕迹已然消失不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坑不是人工挖成的。
杨江清的经历还算是幸运的,村民韩道达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2002年的一个傍晚,正在地里干活的他看到天空中乌云密布,知道就要变天了,急急忙忙地跑回家去避雨。半路上,豆大的雨滴就从天而降,将他淋了一身。到了家里,他和在门口的哥哥打过招呼,就回到房间中换衣服。
突然,天空中一声炸雷,一道闪电照亮天空,哥哥韩道伟听到隔壁房间里重重的倒地声。当他转身打开房门时,发现刚才还好端端的弟弟如今却僵硬地躺在地上,已经没有了呼吸。后来专家从房间里断成一截一截的电线推断,雷电的电压至少达到3万伏,距离闪电击中位置5米内的所有生物都会被雷电击穿,从而致死。山背村频频遭到雷击,这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是什么原因导致雷电“偏爱”这个小山村呢?山背村附近的几个村庄同样处在雷雨区,为什么就很少发生雷电伤人的事故呢?有专家猜想,山背村周围被层层叠叠的梯田所包围,梯田中的水是电的良导体,村民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导电的水而死亡。
可事实显示,被雷电击中的村民都是倒在自己的家里,和梯田中的水扯不上关系。也有学者推测,山背村地下可能藏有金属矿藏,埋藏在地下的金属矿藏同样是电的良导体,极易吸引雷电。可事实并非如此,山背村地下最多的是一种普通的麻石,其中并没有什么金属成分,因此这种说法也遭到了否定。
那么,是不是山背村所处的地形有问题呢?专家经过实地观测和详细考证后,终于查明原因。原来山背村正好处于一个类似于“铁锅”的山坡之中。这个山坡向内凹进去,无论风从哪个方向过来,都要经过山背村,风速愈大,遇到陡峭山坡时,抬升力就愈强,雷暴就更容易发生。和周围的村庄相比,这个特殊的地形就是山背村屡遭厄运的罪魁祸首。
当然,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人为的疏忽也是导致村民被雷电击死的关键因素。专家发现,所有死者身上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而且距离电源很近,这是个很重要的细节。
专家在彻底勘查了山村的电力设施后,发现每家每户的电线、开关、插座都没有按照严格的程序布置,屋内的电线胡乱牵扯,而且电线已经极度老化,如此一来,当雷电击中房屋的时候,高压电就通过电源和潮湿物体使人受到伤害。雷雨区、特殊的地形,以及人为的疏忽大意,这三者结合起来,才使得山背村的村民被雷电肆虐了二十五年。
惶惶不可终日的村民们在谜题解开之后,终于可以安心地生活在这块祖祖辈辈一直生活的土地上了。写到这里,山姆教授真是无比的开心呢!更让山姆教授惊奇的是,雷击还能引起火灾。2007年7月27日下午,外面下着大雨,扬州市邵伯镇渔业村四组的老张和老伴闲坐在家中。
突然,轰隆一声,电闪雷鸣,门前的大树整个燃烧了起来,不停地还有火焰落在周围的房子和地上,大树周围一片火海,那棵被雷击中的水杉树离她家房子只有四五米远,树高近20米,树干上部分树皮已经脱落。最后火势被大雨慢慢浇灭了,邻居老刘说,那个大雷落下来的时候,他在家里听到轰隆一声,也被吓了一大跳,雷雨过后他们还发现离这棵树200米远的地方,还有一棵杨树直接被雷劈成了两段。不少人家的电视机也遭到了雷击。这样的事情还不止一件。2010年3月28日,贵州省安龙县发生一起雷击杉树起火事故,当地村民称从未见过这一现象。
据村民潘永刚反映,3月28日傍晚当地出现雷雨天气,19时30分左右只听得“咔嚓”一声巨响,离他家房子约1500米左右的杉树林突然起火燃烧起来。雷击杉树起火事故过火面积4亩左右,两百多棵杉树被烧毁。经过山姆教授查阅相关的资料后确认,其实,雷击大树引起火灾是一种自然现象,这在许多地方较为常见。
在贵州其他地方,雷击大树引起火灾的现象也曾发生过。例如,贵州福泉市黄丝镇乐邦村的一株树龄达三千余年、树高50米、胸径4.79米的古银杏树,就曾经遭雷击,将树的主干部分劈为几块,同时因起火将该树根部至树干5米高一段,烧成“可容八人”的一个巨大树洞;2005年5月中旬初,贵州务川县一棵五百多年的枫树被雷电击中起火,烧了整整六天六夜。
气象防雷专家解释,高大的树木之所以容易遭受雷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它凸出地面,比周围的物体或其他树木高,最先接触到来自天空的雷电;二是树木是带有水分的潮湿物体,雷电有趋湿性。
至于雷击大树为什么能够起火,则是因为雷击热动力导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据安龙县气象局调查材料显示,当天下午由于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该县境内各乡镇均出现强雷雨天气。由于潘永刚家树林所在的位置较高,强雷电击中一棵直径约25厘米的杉树,雷电流从树顶沿树干后到根部,强大的能量将树干劈成两半,并产生异常高温导致枯枝起火,因此引发森林火灾。
让山姆教授欣慰的是,关于孤立的古树防雷问题,许多地方通过安装避雷针等措施一般都容易解决。但茫茫大森林如何进行防雷,这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用安装避雷针等常规的建筑物防雷方法是行不通的,就目前水平像人工增雨那样来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防雷也不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