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激活大脑的替代区域
发布时间:2024-12-15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你已经知道了,大脑既是服务中心,也是一个发电站和电控中心。这个控制中心本身能够回应电子指令。最令人惊叹的是,当某些区域出现故障时,它还能将这些区域的特定功能转移到另外一个区域!医生经常从患者身上观察到一些现象:一些病人在遭遇脑部受伤或脑血管意外后会出现不能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的情况并伴随阅读障碍。过了几周之后,病人重新能够理解并阅读,几个月后则完全康复了。通过对大脑电信号的观测,这些活动并未出现在“韦尼克区”(韦尼克区被认为是大脑中控制语言理解能力的区域),而是在一个与之相邻的与说话和阅读本来没有关系的区。

那么,如果发送人工指令(刺激)给大脑的某个区域,而这个区域也可以合成多巴胺,是不是就可以让它代替黑质来完成分泌多巴胺的任务?

这是研究者的设想,听起来简单,但实际研究却非常曲折。一些手术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直到近几年才得到满意的结果,特别是能将成果在病人间复现。他们在最早的尝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很难找到合适的区域,另外探针穿过大脑很难不造成损伤,这有可能带来新的病症(癫痫、瘫痪、感觉障碍….)。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难关一个一个地被攻破。法国神经外科专家阿利姆-路易·贝纳比德(Alim Louis Benabid)教授在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发明了立体定向手术和脑深部神经刺激术,使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脑立体定向仪能够对某一个器官比如大脑很深的位置进行非常准确的定位,这使精确操作成为可能。

可是对大脑动手术是否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损伤?某些脑部手术是这样的,但脑深部神经刺激术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对脑组织的损伤极小,几乎不涉及脑组织的破坏。在把电极放入大脑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患者是清醒的,因此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随着电子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部分使用机器人的手术会进一步减少手术的时间及手术给医生和病患带来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