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EXPLOE
智慧防疫——疫情防控常态化
发布时间:2024-12-02
打印
{{ isAudioPlay ? '暂停播放' : '播放声音' }}
放大 缩小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疫情防控的关注和重视。现实世界中,我们获取的80%以上的数据与地理位置有关。包含了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时空大数据对于公共疫情防控十分重要,可以用来监测疫情和提供与疫情信息有关的服务。

疫情监测指的是在传染病发生时,通过获取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感染率、死亡率等疫情数据,分析感染区域、规模、密度、感染者的时空分布和流动情况,从而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对可能的疫情暴发进行预警。疫情预测和预警信息可以帮助疫情防控部门了解疫情扩散的状态和各地区疫情的严重程度,合理地分配医疗和物资资源;帮助科研人员掌握疾病传播特点,进行病原研究、药物研制及疫苗研发;帮助城市居民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预防感染措施。

疫情防控中用到了哪些时空大数据,又是如何获取的呢?

疫情防控大数据主要有4类数据:公开疫情数据、通信运营商位置数据、交通轨迹数据和智能手机数据。其中,①公开疫情数据是卫健委发布的疫情统计、病例分布和走势等数据;②通信运营商位置数据是三家移动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根据基站定位,由用户的电话号码获取的用户轨迹信息;③交通轨迹数据是用户乘坐飞机、高铁、私家车和出租车出行的记录,数据来自交通部门的车辆运营数据、各大航空公司、铁路12306和滴滴等出行软件;④智能手机数据包括通过健康码登记的健康自查上报、疫情线索举报、发热门诊查询、口罩预约购买等信息。此外,还有通过无人机等方式拍摄的数据。

获取了疫情数据之后,如何实现疫情的预测预警呢?

①病情溯源:疫情预测预警云平台基于最新疫情数据,分析高风险地区来访人群的覆盖区域,结合已确诊的病例、已确诊小区的位置,根据智能距离感知等技术,快速锁定密接人群,分析不同区域的疫情接触风险,并按天对多个维度的流动和常住人口进行分析,监测重点区域流动人群、重点人群的状况。

②风险预警:分析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特别是根据密接人群的行动轨迹预测的高危传播区域,为发现潜在感染者提供参考。对于进入高维传播区域的人群提供实时手机预警,提示市民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进入该区域(人群预警);根据确诊病人的接触史提供风险预警,为疾控管理部门精准确定风险人群提供决策依据,提高疾控效率(接触预警)。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获取疫情地图,及时了解周边疫情以及风险等级。